裝修保險買邊間好?比較第三者責任險與工程物料險,保障自己免招損失

無論是數十萬還是上百萬的工程,一旦發生意外,隨時可能造成嚴重的金錢損失和法律責任

公佈日期

2025年9月21日

2025裝修保險買邊間好?
2025裝修保險買邊間好?

裝修,是為安樂窩增添色彩的重要投資,但過程中的潛在風險,卻往往被人忽略。無論是數十萬還是上百萬的工程,一旦發生意外,例如水喉爆裂浸濕樓下單位、工人意外受傷、或者新購的建材被盜,隨時可能造成嚴重的金錢損失和法律責任。這時候,一份全面的裝修保險就是您最重要的「安全網」。

然而,市面上的保險產品五花八門,究竟「第三者責任保險」和「工程物料全險」有何分別?應該由業主還是裝修公司購買?保額要買多少才足夠?

作為一家將「安心、有保障」視為核心價值的公司,Tamperature 適度希望透過這篇詳盡指南,為您拆解所有關於家居裝修保險的疑問,助您做出最明智的決策,確保整個裝修過程安枕無憂。


為何裝修保險是「必需品」,而非「選擇題」?

許多業主可能會認為:「我的裝修公司很可靠,應該不會出問題吧?」但意外之所以是意外,正因其無法預測。購買裝修保險,並非不信任裝修師傅,而是為自己和他人提供一個負責任的保障。以下是幾個您必須正視的常見風險:

  • 對第三方的損害: 這是最常見的風險。例如,工人在鑽牆時不慎鑽穿水管,導致樓下鄰居的天花、牆身、名貴傢俬全部浸毀,維修索償金額可高達數十萬。

  • 工程物料的損失: 裝修工程進行期間,單位猶如一個小型工地。新安裝的木地板、廚櫃、名牌潔具,一旦因火災、水浸、颱風甚至盜竊而損毀,所有損失都需由您一力承擔。

  • 公眾地方的意外: 工人在走廊或電梯搬運物料時,不慎撞毀大廈的消防設施或刮花雲石牆壁,大廈管理處有權向您追討所有維修費用。

  • 人身安全的傷害: 若有途人或訪客因您的裝修工程而受傷(例如被掉落的工具擊中),您將面臨法律訴訟和巨額賠償。

更重要的是,現時香港絕大部分大廈的物業管理公司,都強制要求業主或承辦商在工程開始前,必須出示有效的裝修保險證明,否則不會發出「開工紙」。因此,購買裝修保險不僅是保障自己,也是遵守大廈公契的必要程序。


拆解兩大主流裝修保險:第三者責任險 vs. 工程物料全險 (CAR)

市面上的裝修保險主要分為兩種,保障範圍相差甚遠。清楚了解它們的分別,是選擇合適保險的第一步。

保險類型

第三者責任保險 (Public Liability Insurance)

工程物料全險 (Contractors' All Risks Insurance, CAR)

保障對象

第三者(如鄰居、訪客、公眾)

第三者 + 業主自身

核心保障

✅ 第三者人身傷亡<br>✅ 第三者財物損失

第一部分:工程物料損毀 (保障火災、水浸、盜竊等導致的工程及物料損失)<br>✅ 第二部分:第三者責任保障 (涵蓋第三者責任險的所有範圍)

簡單比喻

汽車的「三保」,只賠對方。

汽車的「全保」,對方和自己都有得賠。

適合情況

保障範圍非常有限,只適合預算極低、工程極簡單的情況(但不建議)。

最全面、最主流的選擇,能同時保障自身財產和第三方責任,是絕大多數裝修工程的標準配置。

簡單來說,工程物料全險 (CAR) 才是真正能讓業主高枕無憂的選擇。它不僅涵蓋了對第三方的法律責任,更重要的是保障了您已投入的數十萬、甚至上百萬的工程款項和材料,避免因一場意外而令心血付諸流水。


關鍵問題:保險應由業主還是裝修公司買?

很多裝修公司會表示「工程已包保險」,聽起來很方便,但當中可能存在魔鬼細節。

由裝修公司購買的潛在風險:

  1. 保障不足: 承辦商可能只購買了最低額度的裝修第三者保險,並未保障您的工程物料損失。

  2. 受益人問題: 保單的受益人可能是裝修公司而非您本人,一旦出事,賠償款項未必直接落到您的手上。

  3. 保單失效: 您無法確保承辦商會準時續保,或因資料不實導致保單失效。

因此,我們強烈建議業主親自購買。雖然需要花費少許時間,但您可以:

  • 掌握主導權: 親自選擇最適合自己工程的保障範圍和保額。

  • 確保有效: 確保保單資料準確無誤,自己是保單的直接受益人。

  • 安心放心: 由始至終清楚了解保障條款,索償時能直接與保險公司溝通。

這份主導權,與 Tamperature 適度 的服務理念不謀而合。我們首創**「先完工,後付款」**模式,將財務主導權交還給您,讓您在每個階段滿意驗收後才付款。同樣地,我們也鼓勵您親自處理裝修保險,將這份安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

挑選裝修保險的 5 大關鍵 checklist

當您決定自行購買保險後,請根據以下五點來比較不同保險公司的計劃:

  1. 保障範圍 (Coverage Scope): 務必選擇「工程物料全險 (CAR)」。仔細閱讀條款,了解是否涵蓋水浸、火災、盜竊、惡意破壞及自然災害等。

  2. 保額 (Coverage Amount):

    • 第三者責任: 建議最低為港幣 $1,000 萬,若單位鄰近貴重設施或商舖,可考慮提高至 $2,000 萬。

    • 工程物料: 保額應至少等於您的總工程合約金額。例如工程費為 $80 萬,保額就應不少於 $80 萬。

  3. 自負額 (Deductible / Excess): 即俗稱的「墊底費」。這是指索償時您需要自行承擔的金額。一般而言,涉及水損(如水浸、滲漏)的自負額會較高,投保前必須問清楚。

  4. 保障期 (Policy Period): 保障期必須完全覆蓋由開工第一天至完工交樓的整個時期。為穩妥起見,建議在預計完工日期上再預留一至兩個月的緩衝期,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延誤。

  5. 不保事項 (Exclusions): 每份保單都有不保事項,常見的包括:

    • 工程開始前已存在的損毀。

    • 設計錯誤或物料不合規格。

    • 未經屋宇署批准的結構改動或僭建物。

    • 因手工差劣導致的損失。


Tamperature 適度:從源頭為您杜絕風險

購買合適的保險,是為了應對無法預測的「意外」。而選擇一間可靠的裝修公司,則是從源頭上減低「人為」風險。

Tamperature 適度,我們深知業主最擔心的不只是工程意外,更是工程爛尾、質素差劣和無了期延誤的風險。而這些,正是一般保險無法保障的範疇。

為此,我們為您提供雙重制度保障:

  • 全港罕有「先完工,後付款」:我們徹底顛覆行業陋習,承擔所有前期風險。您無需再擔心支付大額訂金後工程爛尾或質素不符。這份承諾,本身就是一份對您資金安全的「保險」。

  • 清晰時間承諾,逾期每日賠償$2000:我們為您的時間提供保障。若因我方責任導致工程延誤,我們會作出賠償,彌補您因延期入住而產生的額外開支(如租金),這是裝修保險無法涵蓋的保障。

總結

一份全面的裝修保險(特別是工程物料全險),是守護您安樂窩投資的必要開支。我們強烈建議您親力親為,花數千元購買一份保障期和保額都充足的保險,以換取整個裝修過程的安心。

選擇一份好保險,能為您抵禦天災人禍;而選擇 Tamperature 適度,則是選擇了一份對整個工程質素、資金安全和完工時間的堅實承諾。我們期待與您合作,打造一個既美觀又真正安心的家。


裝修保險常見問題 (FAQ)

Q1: 大廈管理處要求我買保險,應該買邊種?

A: 大部分管理處都會要求業主購買包含「第三者責任保障」的保險,並且會指定最低保額(通常為港幣500萬至1,000萬)。為全面保障自己,直接購買「工程物料全險 (CAR)」是最穩妥的做法,它已包含第三者責任保障,能一次過滿足管理處和您自身的需求。建議先向管理處查詢具體要求。

Q2: 如果裝修公司說工程費已包保險,我還需要自己買嗎?

A: 強烈建議需要。您應主動向裝修公司索取保單副本,並仔細核對三項資料:(1) 保障範圍是否足夠(是否為工程物料全險);(2) 您是否被列為保單的受益人;(3) 保障期是否覆蓋整個工程。若有任何疑慮,自行購買一份保險,將主導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是最安全可靠的做法。

Q3: 裝修保險的保障期應該如何計算?

A: 保障期應從工程正式開始的第一天(包括清拆)計算,直至工程完成並交樓為止。精明的做法是,在合約訂明的完工日期上,額外增加一至兩個月作為緩衝,以防因惡劣天氣或後加工程等 unforeseen 情況導致的延誤,確保保障不會中途斷纜。

Q4: 我已有的「家居保險」和「裝修保險」有什麼分別?

A: 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產品。「家居保險」主要保障您入伙後的家居財物損失(如傢俬、電器)及第三者責任,但絕大部分家居保險都列明,在裝修期間引致的損失(特別是涉及結構改動的工程)是不受保障的。因此,裝修期間必須另外購買專門的家居裝修保險。

Q5: 如果工程途中不幸發生意外,索償程序是怎樣的?

A: 一旦發生意外,應立即採取以下步驟:(1) 停止相關工程,確保現場安全;(2) 立即通知您的裝修公司及保險公司;(3) 在安全情況下,盡量為損毀情況拍照或錄影作紀錄;(4) 切勿私下承認任何責任或答應賠償;(5) 填妥保險公司指定的索償表格,並提交所需文件(如報價單、相片、公證行報告等),然後耐心等候批核。

Q6: 裝修保險的保費大概是多少?

A: 保費並沒有固定價格,主要取決於工程總造價、工程期長短、保額大小及所選的自負額。一般而言,一個為期約3-4個月、工程費為 50萬至80萬的住宅單位,一份全面的「工程物料全險」保費大約由港幣 $3,000 至 $8,000 不等,實際費用需向保險公司報價為準。

Q7: 如果我的工程涉及僭建或未經批准的結構改動,保險會保障嗎?

A: 絕大部分情況下都不會。所有保險合約都要求投保的工程必須是合法合規的。任何涉及僭建物、或未經屋宇署等相關部門批准的結構性改動,一旦發生意外,保險公司有權拒絕一切賠償。



裝修,是為安樂窩增添色彩的重要投資,但過程中的潛在風險,卻往往被人忽略。無論是數十萬還是上百萬的工程,一旦發生意外,例如水喉爆裂浸濕樓下單位、工人意外受傷、或者新購的建材被盜,隨時可能造成嚴重的金錢損失和法律責任。這時候,一份全面的裝修保險就是您最重要的「安全網」。

然而,市面上的保險產品五花八門,究竟「第三者責任保險」和「工程物料全險」有何分別?應該由業主還是裝修公司購買?保額要買多少才足夠?

作為一家將「安心、有保障」視為核心價值的公司,Tamperature 適度希望透過這篇詳盡指南,為您拆解所有關於家居裝修保險的疑問,助您做出最明智的決策,確保整個裝修過程安枕無憂。


為何裝修保險是「必需品」,而非「選擇題」?

許多業主可能會認為:「我的裝修公司很可靠,應該不會出問題吧?」但意外之所以是意外,正因其無法預測。購買裝修保險,並非不信任裝修師傅,而是為自己和他人提供一個負責任的保障。以下是幾個您必須正視的常見風險:

  • 對第三方的損害: 這是最常見的風險。例如,工人在鑽牆時不慎鑽穿水管,導致樓下鄰居的天花、牆身、名貴傢俬全部浸毀,維修索償金額可高達數十萬。

  • 工程物料的損失: 裝修工程進行期間,單位猶如一個小型工地。新安裝的木地板、廚櫃、名牌潔具,一旦因火災、水浸、颱風甚至盜竊而損毀,所有損失都需由您一力承擔。

  • 公眾地方的意外: 工人在走廊或電梯搬運物料時,不慎撞毀大廈的消防設施或刮花雲石牆壁,大廈管理處有權向您追討所有維修費用。

  • 人身安全的傷害: 若有途人或訪客因您的裝修工程而受傷(例如被掉落的工具擊中),您將面臨法律訴訟和巨額賠償。

更重要的是,現時香港絕大部分大廈的物業管理公司,都強制要求業主或承辦商在工程開始前,必須出示有效的裝修保險證明,否則不會發出「開工紙」。因此,購買裝修保險不僅是保障自己,也是遵守大廈公契的必要程序。


拆解兩大主流裝修保險:第三者責任險 vs. 工程物料全險 (CAR)

市面上的裝修保險主要分為兩種,保障範圍相差甚遠。清楚了解它們的分別,是選擇合適保險的第一步。

保險類型

第三者責任保險 (Public Liability Insurance)

工程物料全險 (Contractors' All Risks Insurance, CAR)

保障對象

第三者(如鄰居、訪客、公眾)

第三者 + 業主自身

核心保障

✅ 第三者人身傷亡<br>✅ 第三者財物損失

第一部分:工程物料損毀 (保障火災、水浸、盜竊等導致的工程及物料損失)<br>✅ 第二部分:第三者責任保障 (涵蓋第三者責任險的所有範圍)

簡單比喻

汽車的「三保」,只賠對方。

汽車的「全保」,對方和自己都有得賠。

適合情況

保障範圍非常有限,只適合預算極低、工程極簡單的情況(但不建議)。

最全面、最主流的選擇,能同時保障自身財產和第三方責任,是絕大多數裝修工程的標準配置。

簡單來說,工程物料全險 (CAR) 才是真正能讓業主高枕無憂的選擇。它不僅涵蓋了對第三方的法律責任,更重要的是保障了您已投入的數十萬、甚至上百萬的工程款項和材料,避免因一場意外而令心血付諸流水。


關鍵問題:保險應由業主還是裝修公司買?

很多裝修公司會表示「工程已包保險」,聽起來很方便,但當中可能存在魔鬼細節。

由裝修公司購買的潛在風險:

  1. 保障不足: 承辦商可能只購買了最低額度的裝修第三者保險,並未保障您的工程物料損失。

  2. 受益人問題: 保單的受益人可能是裝修公司而非您本人,一旦出事,賠償款項未必直接落到您的手上。

  3. 保單失效: 您無法確保承辦商會準時續保,或因資料不實導致保單失效。

因此,我們強烈建議業主親自購買。雖然需要花費少許時間,但您可以:

  • 掌握主導權: 親自選擇最適合自己工程的保障範圍和保額。

  • 確保有效: 確保保單資料準確無誤,自己是保單的直接受益人。

  • 安心放心: 由始至終清楚了解保障條款,索償時能直接與保險公司溝通。

這份主導權,與 Tamperature 適度 的服務理念不謀而合。我們首創**「先完工,後付款」**模式,將財務主導權交還給您,讓您在每個階段滿意驗收後才付款。同樣地,我們也鼓勵您親自處理裝修保險,將這份安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

挑選裝修保險的 5 大關鍵 checklist

當您決定自行購買保險後,請根據以下五點來比較不同保險公司的計劃:

  1. 保障範圍 (Coverage Scope): 務必選擇「工程物料全險 (CAR)」。仔細閱讀條款,了解是否涵蓋水浸、火災、盜竊、惡意破壞及自然災害等。

  2. 保額 (Coverage Amount):

    • 第三者責任: 建議最低為港幣 $1,000 萬,若單位鄰近貴重設施或商舖,可考慮提高至 $2,000 萬。

    • 工程物料: 保額應至少等於您的總工程合約金額。例如工程費為 $80 萬,保額就應不少於 $80 萬。

  3. 自負額 (Deductible / Excess): 即俗稱的「墊底費」。這是指索償時您需要自行承擔的金額。一般而言,涉及水損(如水浸、滲漏)的自負額會較高,投保前必須問清楚。

  4. 保障期 (Policy Period): 保障期必須完全覆蓋由開工第一天至完工交樓的整個時期。為穩妥起見,建議在預計完工日期上再預留一至兩個月的緩衝期,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延誤。

  5. 不保事項 (Exclusions): 每份保單都有不保事項,常見的包括:

    • 工程開始前已存在的損毀。

    • 設計錯誤或物料不合規格。

    • 未經屋宇署批准的結構改動或僭建物。

    • 因手工差劣導致的損失。


Tamperature 適度:從源頭為您杜絕風險

購買合適的保險,是為了應對無法預測的「意外」。而選擇一間可靠的裝修公司,則是從源頭上減低「人為」風險。

Tamperature 適度,我們深知業主最擔心的不只是工程意外,更是工程爛尾、質素差劣和無了期延誤的風險。而這些,正是一般保險無法保障的範疇。

為此,我們為您提供雙重制度保障:

  • 全港罕有「先完工,後付款」:我們徹底顛覆行業陋習,承擔所有前期風險。您無需再擔心支付大額訂金後工程爛尾或質素不符。這份承諾,本身就是一份對您資金安全的「保險」。

  • 清晰時間承諾,逾期每日賠償$2000:我們為您的時間提供保障。若因我方責任導致工程延誤,我們會作出賠償,彌補您因延期入住而產生的額外開支(如租金),這是裝修保險無法涵蓋的保障。

總結

一份全面的裝修保險(特別是工程物料全險),是守護您安樂窩投資的必要開支。我們強烈建議您親力親為,花數千元購買一份保障期和保額都充足的保險,以換取整個裝修過程的安心。

選擇一份好保險,能為您抵禦天災人禍;而選擇 Tamperature 適度,則是選擇了一份對整個工程質素、資金安全和完工時間的堅實承諾。我們期待與您合作,打造一個既美觀又真正安心的家。


裝修保險常見問題 (FAQ)

Q1: 大廈管理處要求我買保險,應該買邊種?

A: 大部分管理處都會要求業主購買包含「第三者責任保障」的保險,並且會指定最低保額(通常為港幣500萬至1,000萬)。為全面保障自己,直接購買「工程物料全險 (CAR)」是最穩妥的做法,它已包含第三者責任保障,能一次過滿足管理處和您自身的需求。建議先向管理處查詢具體要求。

Q2: 如果裝修公司說工程費已包保險,我還需要自己買嗎?

A: 強烈建議需要。您應主動向裝修公司索取保單副本,並仔細核對三項資料:(1) 保障範圍是否足夠(是否為工程物料全險);(2) 您是否被列為保單的受益人;(3) 保障期是否覆蓋整個工程。若有任何疑慮,自行購買一份保險,將主導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是最安全可靠的做法。

Q3: 裝修保險的保障期應該如何計算?

A: 保障期應從工程正式開始的第一天(包括清拆)計算,直至工程完成並交樓為止。精明的做法是,在合約訂明的完工日期上,額外增加一至兩個月作為緩衝,以防因惡劣天氣或後加工程等 unforeseen 情況導致的延誤,確保保障不會中途斷纜。

Q4: 我已有的「家居保險」和「裝修保險」有什麼分別?

A: 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產品。「家居保險」主要保障您入伙後的家居財物損失(如傢俬、電器)及第三者責任,但絕大部分家居保險都列明,在裝修期間引致的損失(特別是涉及結構改動的工程)是不受保障的。因此,裝修期間必須另外購買專門的家居裝修保險。

Q5: 如果工程途中不幸發生意外,索償程序是怎樣的?

A: 一旦發生意外,應立即採取以下步驟:(1) 停止相關工程,確保現場安全;(2) 立即通知您的裝修公司及保險公司;(3) 在安全情況下,盡量為損毀情況拍照或錄影作紀錄;(4) 切勿私下承認任何責任或答應賠償;(5) 填妥保險公司指定的索償表格,並提交所需文件(如報價單、相片、公證行報告等),然後耐心等候批核。

Q6: 裝修保險的保費大概是多少?

A: 保費並沒有固定價格,主要取決於工程總造價、工程期長短、保額大小及所選的自負額。一般而言,一個為期約3-4個月、工程費為 50萬至80萬的住宅單位,一份全面的「工程物料全險」保費大約由港幣 $3,000 至 $8,000 不等,實際費用需向保險公司報價為準。

Q7: 如果我的工程涉及僭建或未經批准的結構改動,保險會保障嗎?

A: 絕大部分情況下都不會。所有保險合約都要求投保的工程必須是合法合規的。任何涉及僭建物、或未經屋宇署等相關部門批准的結構性改動,一旦發生意外,保險公司有權拒絕一切賠償。